當前由公安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聯合開展的消防産品專項整治行動正在迅速開展,在各地大檢查中發現很多問題。其中,假冒僞劣的防火玻璃産品充斥市場,持證造假,以假充真的現象屢見不鮮。
在大檢查中暴露出來的僞劣假冒防火玻璃産品,主要有以下四大造假花招:
一、以假充真
有些不法廠商根本不具有監控防火玻璃産品的工廠保證能力或不具備生産能力,就想方設法購買别家的幾片铯鉀防火玻璃作為樣品,送往防火建材質檢中心做型式檢驗,騙取了檢驗報告,取得市場準入資格。其實在實際生産中原料、工藝、設備、檢測方法等降低标準要求甚至完全不符,偷工減料,以假充真,然後大肆兜售自己的僞劣假冒産品。
二、持證造假
有些防火玻璃生産廠家雖有一定的生産能力,也持有2、3張檢驗證書,但以偏概全,謊稱自己所有規格的防火玻璃産品全部合格,以此堂堂皇皇地在市場上大量推銷其他各種僞劣産品,這是常見的"持證造假"。其實,一份檢驗報告,隻證明一種厚度一個規格的防火玻璃的一次型式檢驗合格,并不能代替所有規格的防火玻璃産品,而且"僅對來樣負責"。這種造假的手法比較隐晦,也蒙騙了一些不了解标準、規範的用戶。
三、侵權造假
有些防火玻璃不法廠商侵犯他人的技術或注冊權,假冒他人名稱、包裝、裝潢、僞造或冒用認證标志,僞造産地以及發布虛假廣告等不正當競争行為,攪混市場。例如:單片铯鉀防火玻璃是廣東金剛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産品,列為重點火炬計劃項目,重點新産品、2002年建設部科技成果推廣項目,但竟有一些廠家假冒"單片铯鉀防火玻璃"的産品名在市場上銷售。
四、貼膜造假
假冒防火玻璃的方式層出不窮,另一花招是貼膜造假。社會上一些不法廠商不顧單片防火玻璃制造工藝複雜,原材料昂貴的客觀事實,一味偷工減料追逐利益,竟在普通玻璃上貼一層有機薄膜就謊稱是防火玻璃,而騙取檢驗報告。其實他們是以偷梁換柱的手法,購買别家的铯鉀防火玻璃産品,貼上自己的有機薄膠,送去檢測,騙取證書。
防火玻璃是納入強制性管理的公共安全類産品,防火玻璃的産品質量與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财産安全息息相關。假冒僞劣的防火玻璃一旦投入使用,将會對社會安全環境構成長期危害。因此,揭露防火玻璃造假的花招,打擊造假的不法廠商,整頓消防産品市場,是全社會應該關注的一件大事。